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,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20周年。中建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走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了中建方案、中建力量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看中建发展送你一份独一无二的五彩斑斓的“绿”。
深圳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

项目是全国首个以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的大体量、全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,在行业内首次提出“精准截污、分散调蓄、分布处理、就近回用”的分布式治水新理念,实现了流域治理理念和技术上的多重创新,确立了河道综合整治治水新模式。治理后的坪山河一级支流水质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以上,水质在深圳市排名第一,被写入了坪山区政府工作报告,荣获詹天佑奖、大禹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等,实现了国家级奖项“大满贯”。
浙江嘉兴南湖水质提升项目

嘉兴南湖是“红船精神”发源地,也是地方主要河流的蓄水枢纽。项目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/天,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质改善设备,结合成熟的生态修复技术,通过“以水养草+以草养水”的生态修复模式,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南湖秀美水景,擦亮了红色城市的绿色名片。
北京密云农村污水治理项目

项目是中建集团在京首个农村污水治理类项目,覆盖6个镇、73个行政村,建设污水管网877.36千米、污水处理站117座、泵站68座,运营期25年。项目按水质标准分级处理,保障出水稳定达标;采用“村镇厂网一体化”模式,实现“半小时”响应;以标准化、信息化全流程管理,打造“网格化、精细化、低碳化、社会化、资源化”运营标杆。
江苏江阴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

项目是华东地区当年度投资规模最大、治理标准最高的水环境治理项目,运营体量全国前三,涉及江阴市市辖5个街道、9个镇,共计157个行政村、1525个自然村,约10万户居民。项目通过污水管网工程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、泵站工程和物联网管理平台等手段,把“长江大保护”写在江阴大地上,实现“一江清水,两岸葱茏”。
江苏南京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环境整治工程

项目总面积约5.98万平方米,岸线长度约1.6公里,是公司在流域水环境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,助力营造秦淮新河城绿一体的生态格局,打造工业特色都市滨水公园,串联秦淮新河旅游线路,联通生态绿色廊道,提升公共空间品质,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城市生态公共空间的需求,形成两桥(铁心桥-西善桥)片区健康生活新空间。
陕西榆林煤矿高盐矿井水治理项目

项目以“绿色低碳”为实施目标,实现矿井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,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和工程范例,是推动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,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刻实践。
江苏南京江北污泥处置中心项目

项目是公司在固废领域又一重大突破,以“减污降碳、协调增效”为核心理念,采用预干化+焚烧工艺技术,污泥减量化达90%以上,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和污泥产生量,推进污泥处理稳定化、无害化、减量化,累计处理污泥近2万吨,以专业的中建运营方案赋能南京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水环境提升项目

项目内容包括水景观环境建设和水体修复运营,实现南浔古镇水域水质大幅提升,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一级 A 类标准,水体透明度从 0.3 米提升至 1.2 米,重现了“鱼翔浅底”的江南水乡画卷。如今的南浔古镇,正以科技重塑千年水脉,让“舟行碧波上,人在画中游”的诗意场景从历史照进现实。 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。 中建发展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,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步履不停、久久为功,让盈盈碧波在城市乡村漾动,让更多绿意在大江南北蔓延,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!
|